如何使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专家为你解读
时间:2022-08-11
近日,河北省人民医院李刚教授以《冠心病的合理用药》为主题,在中国乡村卫生协会主办的“健康中国,赋能乡村”——全科医生培训班第11期,对冠心病的治疗策略和合理用药进行了详细讲解。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决定了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不同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差异很大。李刚介绍,缺血症状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和部位决定的。当管腔缩小50%时,心肌血供一般不受影响;当管腔狭窄50% ~ 75%时,静息时心肌供血不受影响,但运动或兴奋时心脏耗氧量增加,可暂时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导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侵蚀或出血,然后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时,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李刚指出,为了制定治疗策略,可以将冠心病分为稳定型冠心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两种。其中,稳定性冠心病包括隐匿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和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的治疗策略及合理用药
在药物分类方面,李刚介绍,冠心病的药物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改善缺血、缓解症状的药物;包括受体阻滞剂、硝酸盐和钙通道阻滞剂。
第二类是预防心肌梗死和改善预后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剂、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CEI/ARB)和他汀类药物。
临床上,许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会进展为明确的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血管开通越早,挽救的心肌就越多。李刚介绍,STEMI的治疗要争分夺秒,尽快重建血供,恢复缺血心肌血液灌注。
STEMI急性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血运重建的首选。然而,由于能够进行直接PCI的医院不多,所以仍然难以普遍应用。因此,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溶栓仍然是STEMI再灌注治疗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此外,STEMI患者应接受抗凝和抗缺血治疗。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治疗原则是:(1)迅速缓解症状;(2)避免心肌梗塞和死亡;(3)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李刚介绍,标准UA/NSTEMI的强化治疗包括抗缺血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一些患者在接受强化治疗后会变得稳定。其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早期介入治疗。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其病理生理过程也与人体自身免疫密切相关。常规西医靶点单一,难以对该病进行全方位干预。临床上,以整体调节、辨证施治为特色的中医,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显示出诸多优势。李刚指出,通心络胶囊在防治冠心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心绞痛治疗方面,李刚介绍,一项通心络胶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表明,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增加通心络胶囊,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健康China,赋能县域”项目作为行业内提升县域及城市社区全科医生诊疗水平的国家级公益项目,致力于不断加强县域及城市社区全科医生的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