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威胁老年人健康 如何保护这颗“心”?
时间:2022-08-11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因其发病率高、症状隐蔽、死亡率高等原因被称为“隐形杀手”。房颤不仅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等心脏相关并发症,还可能使中风风险增加5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明显损害。这种病的症状是什么?怎么预防,怎么治?
在6月6日第十个“中国房颤日”到来之际,中国新闻网推出“中国房颤日心脑健康特别节目”。本次活动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中国新闻网主办,强生公司提供支持。约翰逊医疗技术公司。邀请了医疗卫生领域的部委领导、临床专家、学术界和行业代表,就健康中国建设、公众健康意识、医疗技术创新等话题展开讨论。普及房颤防治的健康知识。
“正常情况下,心脏跳动非常有规律,每分钟60到100次。但房颤发作时,心房搏动快且不规则,可达每分钟350至600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介绍。
谈及房颤的危害,李提到,房颤会使中风的风险比常人高5倍,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明显的损害。“患者会感到心悸、胸闷、气短和疲劳。严重时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和中风等并发症。”
目前房颤的高发人群主要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80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发病率在10%以上。”江苏省立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心内科副主任陈明龙解释说,除了老龄化导致的房颤,老年人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也或多或少涉及心脏,这也是导致房颤发生的原因之一。
如何预防房颤?“除了衰老的自然过程,主要还是要控制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生活习惯的管理。”陈明龙强调,控制房颤不仅仅是控制房颤本身,而是控制引起房颤的危险因素,这才是真正的上游治疗。
同时,医院,的糖尿病、肥胖和房颤等危险因素应由老人的子女来照顾,并应提醒高血压定期体检。对老人来说,早期发现并将其纳入标准治疗非常重要。
但如果真的患上了房颤,也不用太惊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心律失常主任钟景全表示,随着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明显提高,并发症也明显减少。
“房颤导管消融术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患者不需要全身麻醉,也不用开胸心脏骤停。”钟景全介绍,手术只需从血管穿刺,将导管送入心腔进行消融。消融后,拔除导管,完成治疗房颤的手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