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高发省份青海:发病率连续三年下降
时间:2022-08-11
2022年3月24日是全球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生命第一,全民行动,共享健康,终结结核病”。
结核病是中国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中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同时,青海省是我国结核病高发省份之一,结核病发病率居全国第三位。
根据青海省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信息,目前,青海省80%以上的登记结核病患者是农牧民,主要是青壮年。
据悉,2021年,青海省免费筛查疑似肺结核患者20978例,报告肺结核患者5066例,报告发病率83/10万,治疗成功率96%,高危人群耐药筛查率97%。与2020年(94/10万)相比,上述发病率有所下降,且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青海省疾控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青海省坚持把降低结核病危害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任务,从政府承诺、财政投入、规划制定、制度建设、资源配置、提高医保报销比例等方面入手,千方百计加大防治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结核病对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危害。
据悉,“十三五”期间,青海省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结核病控制策略,建立了以结核病防治机构、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和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服务体系。“政府重视、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防治机制全面形成。
同时,青海省加大筛查力度和广度,加强规范管理,规范治疗,成功救治患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疑似肺结核症状人群的筛查。医院各级结核病定点单位规范了结核病患者的诊疗工作,积极推广使用分子生物学核酸检测技术,将结核病诊疗纳入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患者全程规范治疗,减少耐药。全面开展新生体检,加强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治疗和管理,防止校园聚集性疫情。
此外,青海省全方位、多维度的宣传工作,促进了群众积极支持、关注和参与结核病防治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
2022年,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青海省将在结核病综合防治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农牧区结核病防治,将结核病纳入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多渠道多渠道发现患者,在就诊人群中加大患者发现力度,在重点人群中及时筛查结核病并发现和处置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学生、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结核病防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