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子刊:鹿茸真有抗衰精华?!中国科学家发现,鹿角胚芽祖细胞衍生外囊泡可显著延缓衰老,抗炎、保护神经、改善认知
时间:2025-07-16
《自然》子刊:鹿茸真有抗衰精华?!中国科学家发现,鹿角胚芽祖细胞衍生外囊泡可显著延缓衰老,抗炎、保护神经、改善认知
来源:代丝雨 2025-07-16 11:40
EVsABPC来源稳定,可扩增性强,免疫原性低,具有不错的临床转化能力。《自然 衰老》杂志发表了来自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联合团队的论文,研究者们发现,取自鹿茸的一组独特间充质,鹿角胚芽祖细胞(ABPCs)衍生的外囊泡(EVsABPC)具有明确的抗衰老作用。在小鼠和恒河猴中,EVsABPC治疗显著改善了骨密度,能够提升身体机能、抗炎、保护神经、逆转表观遗传学年龄。
这里还是得说一句,泡酒可是泡不出来外囊泡的啊!
其实,ABPCs就是中国团队的发现。2023年2月,多机构联合的科研团队在《科学》杂志发文[2],首次发现ABPC并提出ABPC可能是高等脊椎动物保守再生细胞的来源。
在哺乳动物中,鹿可能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我们知道,鹿角每年都能够再生,是哺乳动物中非常罕见的可周期再生的器官。研究者在对鹿角再生过程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独特的胚芽样结构,与蜥蜴等两栖动物肢体再生中涉及的组织结构很相似。
研究者发现鹿角胚芽中存在一组特殊的间充质干细胞,也就是ABPC,它们具有非常强大的增殖和分化潜能,具有向软骨、骨、等多种组织方向分化的能力。
不过,ABPC很难直接应用于临床,因此研究者们将目光转向了ABPC衍生的外囊泡,这能够提供干细胞治疗相似的疗效的同时,避免安全和伦理问题。
研究者首先对比了ABPCs与来自衰老大鼠和胚胎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发现ABPCs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抗衰老特性,EVsABPC可显著改善BMSC的衰老表型,促进成骨、抑制成脂,其内含物Prkar2a等起到关键作用。
研究者给24个月大的衰老小鼠隔天注射EVsABPC,持续四周。实验结果显示这能显著改善小鼠的骨质流失,小鼠骨密度提升至对照组的2.5倍,成骨标志物显著增加。
抗衰作用还表现在很多其他方面。
小鼠的运动能力显著提升,运动协调性和耐力显著升高。在治疗开始第14天就效果初现,第28天达到峰值。小鼠血清中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相关的炎症因子,如IL-6、IL-8、IL-1 、TNF等显著降低,抗炎作用显著。
小鼠肝、肾、皮肤、肠道、大脑五大器官的衰老标志物显著减少,可观察到皮肤厚度增加、胶原含量提升,大脑髓鞘形成、轴突修复等信号通路显著活跃,肝肾纤维化和细胞凋亡减少。小鼠认知能力增强、焦虑行为显著减少。
DNA甲基化时钟分析结果显示,EVsABPC可将衰老小鼠的生物学年龄平均逆转3.54个月。
研究者在恒河猴中做了进一步的实验。9只恒河猴年龄在16-18岁,相当于人类的56-63岁。EVsABPC,每两周一次,共20周。
结果与小鼠实验类似,EVsABPC能够显著改善衰老恒河猴的骨质流失,提升运动能力,抗炎,系统性改善衰老、包括细胞的衰老。表观遗传年龄平均逆转2.14岁,约等于人类年龄倒车6-7岁。
研究者还观察到了大脑结构的变化,MRI显示脑萎缩减缓,主要由灰质体积增加驱动。可能存在特定脑区受益,具体有待进一步分析。
EVsABPC来源稳定,可扩增性强,免疫原性低,具有不错的临床转化能力。看来在分子医学时代,鹿茸仍旧具有独特的医学价值。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