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肠菌才是抗癌“司令官”!日本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特定肠菌可激活肠道树突状细胞,远程奔赴肿瘤部位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时间:2025-07-16
《自然》:肠菌才是抗癌“司令官”!日本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特定肠菌可激活肠道树突状细胞,远程奔赴肿瘤部位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来源:奇点糕 2025-07-16 11:00
Akk菌虽说也能促进DCs向效应表型分化再去激活T细胞,但它的激活路径非常单一,只能诱导IRF8表达,相比之下YB328的手段就丰富多了。由日本国立癌症中心、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学者牵头开展的本次研究,从对PD-1抑制剂治疗有应答的患者体内,分离出了一种名为YB328,归属于穆氏人肠微菌(Hominenteromicrobium mulieris)的特殊菌株,在该菌株的调动下,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s)内的特定经典树突状细胞(cDCs)会活跃起来,远赴肿瘤部位激活T细胞抗癌。
研究发现,YB328可通过产生多种配体,激活cDCs内的多条Toll样受体(TLR)通路,进而调控cDCs向效应表型分化,并增强它们的趋化能力,使cDCs浸润到肿瘤部位、有效激活CD8⁺T细胞抗癌。而从现有数据来看,约1/4日本人群体内都能检出丰度不同的YB328,意味着它不会太难制备,以粪菌移植之类的方法用于临床治疗会相当可行。
本次研究首先前瞻性分析了50名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癌症患者的粪便样本(包括非小细胞和35例),发现对治疗有应答的患者体内,肠道菌群多样性和具体菌群丰度,与PD-1⁺CD8⁺T细胞、调节性T细胞和成熟DCs的浸润水平及患者预后(以无进展生存期,即PFS评估)均显著相关,且移植应答患者的粪菌,可在小鼠实验中起到治疗效果。
这些发现只能说是肠道微生物与免疫应答相关研究中的常态,而YB328这位主角是直到进行粪菌移植时,才在有应答患者样本中 冒头 的;基于测序结果确认了YB328的归属,以及它与免疫治疗应答确实显著相关后,研究者们也通过实验证实,对预处理后的小鼠,联合使用YB328与PD-1抑制剂可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生长,且在YB328处理后,肿瘤微环境内浸润的CD8⁺T细胞和成熟DCs大幅增多,显然是它们在负责抑癌。
接下来的实验显示,YB328处理可通过增强S6K与STAT3磷酸化水平和诱导IRF8表达、激活内体的TLR7 TLR9等TLR通路,直接促进DCs的成熟和共刺激通路激活,并分化为出现在肿瘤部位的效应表型(CD103⁺CD11b⁻cDC);而且YB328并不是单打独斗,例如用来激活TLR通路的配体,就既有YB328自己产生的,也有来自其它肠道菌群的。
这些被促成熟并向效应表型分化,做好战斗准备的cDCs,随后也被证实可进入肿瘤引流淋巴结(dLNs)、随后再迁移到肿瘤微环境并与CD8⁺T细胞共定位,证实了它们激活抗应答的角色,而YB328自己并不会迁移到肿瘤,主打一个远程调控。
而论起调动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能力强弱,YB328不仅在实验中远远胜过 亲缘关系 相近的其它肠道微生物,甚至还打败了大明星Akk菌这样的 知名前辈 ,直接对比就能说明问题:Akk菌虽说也能促进DCs向效应表型分化再去激活T细胞,但它的激活路径非常单一,只能诱导IRF8表达,相比之下YB328的手段就丰富多了。
最后研究者们也证实,人类癌症患者体内的cDCs浸润(IRF8⁺CLEC9A⁺DCs,对应小鼠体内的CD103⁺CD11b⁻cDC),与YB328丰度和抗肿瘤免疫应答直接挂钩;同时正如奇点糕一开始所说,YB328在研究使用的日本患者数据库中并不少见,它们的存在可能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是好是坏,后续要做的当然就是把YB328转化成临床治疗手段,据说日本研究者们计划在3年内启动临床研究,拭目以待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