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Death and Disease:类器官模型揭示 ULBP2 CAR-T 细胞对胃癌的杀伤作用

时间:2025-08-12

样本来源

从胃癌患者获取新鲜肿瘤组织(临床特征见表 S1),用于构建患者来源类器官(Patient-Derived Organoids, PDOs)。

关键试剂

DMEM/F12 培养基(含 2 mM 谷氨酰胺、10% 胎牛血清(FBS))、0.1 mg/mL 胶原酶 IV、100 m 细胞筛、Matrigel(R D, BME001-05)、类器官专用培养基(BioGenous, K2179-GC)。

详细步骤

肿瘤组织用含 2 mM 谷氨酰胺和 10% FBS 的 DMEM/F12 洗涤后,用剪刀剪碎为小块;

加入 0.1 mg/mL 胶原酶 IV,37 C 恒温消化 30 分钟,期间轻柔震荡;

加入等量洗涤培养基终止消化,通过 100 m 细胞筛过滤,收集筛上的细胞团;

300 g 离心 5 分钟,弃上清,细胞团重悬于 50% Matrigel 与 50% 类器官培养基的混合液中;

以 50 L 液滴形式接种到预热的 24 孔板中央,37 C、5% CO₂培养箱中静置 30 分钟使 Matrigel 固化;

每孔加入 0.5 mL 类器官培养基,每 3-4 天更换一次培养基,观察类器官生长状态。

2. 类器官与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的共培养

目的

模拟肿瘤微环境中类器官与 CAFs 的相互作用,研究 ULBP2 对 CAF 活化的影响。

关键试剂

预冷磷酸盐缓冲液(PBS)、胰酶、共培养培养基、Matrigel。

详细步骤

类器官从 Matrigel 中解离,用预冷 PBS 反复洗涤以去除残留基质,计数后重悬于共培养培养基;

贴壁培养的 CAFs 用胰酶消化,离心后重悬于共培养培养基并计数;

按比例混合类器官与 CAFs,加入 Matrigel 和共培养培养基,制成 50 L 液滴接种到 24 孔板;

37 C、5% CO₂下固化 30 分钟,加入 0.5 mL 共培养培养基,每 2-3 天换液;

共培养 6 天后,收集培养基、类器官及 CAFs,用于后续检测(如 -SMA 免疫荧光染色、细胞因子检测等)。

3. 类器官的检测方法

形态学观察

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类器官的大小、形态及增殖状态,记录生长动力学。

免疫荧光染色

固定类器官后,用抗 Ki-67(增殖标志物)、抗 ULBP2 抗体孵育,荧光二抗显色,DAPI 染核,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蛋白表达与定位。

细胞毒性实验

将 ULBP2 CAR-T 细胞与类器官按不同效靶比(E:T)共培养,通过 LDH 释放法检测类器官杀伤率,计算 CAR-T 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能力。

二、CAR-T 细胞制备与功能检测技术

1. 抗 ULBP2 单克隆抗体(mAb)的制备

免疫方案

6 周龄 C57BL/6 小鼠经皮下多点注射 1 10⁶稳定表达 ULBP2 的 HEK-293T 细胞,共免疫 3 次;末次免疫后 5 天,用 2 10⁶相同细胞加强免疫。

抗体生产

采用 Microfluid-based Antibody Tech(MBAT)技术,通过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筛选特异性识别 ULBP2 的单克隆抗体。

2. ULBP2 CAR 的构建与慢病毒生产

CAR 结构

第二代 CAR,包含抗 ULBP2 单链可变片段(scFv)、人 CD8 铰链区和跨膜区、4-1BB 共刺激域、CD3 信号域(图 5A)。

慢病毒生产

关键试剂:HEK-293T 细胞、Lenti-CAR 质粒、psPAX2(包装质粒)、pMD2G(包膜质粒)、Lipofectamine 2000、0.45 m 滤膜。

步骤:HEK-293T 细胞接种于 10 cm 培养皿,18 小时后按比例共转染 CAR 质粒、psPAX2 和 pMD2G;6 小时后换液,60 小时后收集上清,1000 g 离心 10 分钟去除细胞碎片,0.45 m 滤膜过滤,浓缩病毒液备用。

3. ULBP2 CAR-T 细胞的制备与功能验证

T 细胞分离

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用 EasySep Human T Cell Isolation Kit(STEMCELL, 17951)富集 CD3⁺ T 细胞。

活化与转导

T 细胞用 CD3/CD28 磁珠(Gibco, 11131D)以 1:2 比例活化,加入 10 ng/mL IL-2;24 小时后加入慢病毒液,32 C、1000 g 离心 90 分钟转导,10 小时后换液。

功能检测

杀伤实验:LDH 法检测 CAR-T 细胞对 ULBP2⁺胃癌细胞系(如 MKN-45)及类器官的杀伤效率(图 5D、G)。

细胞因子检测:ELISA 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 IFN- 和颗粒酶 B 的浓度,评估 CAR-T 细胞的活化程度(图 5E)。

三、动物模型构建技术

1. 细胞系衍生异种移植(CDX)模型

细胞准备

MKN-45 细胞稳定表达 ULBP2 和萤火虫荧光素酶(MKN-45-ULBP2-T2A-Luc),调整浓度为 3 10⁶ cells/100 L。

接种与处理

6 周龄 NSG 小鼠右侧皮下注射 100 L 细胞悬液(含 50% Matrigel);待肿瘤体积达 90 mm 时,尾静脉注射 6 10⁶ ULBP2 CAR-T 细胞,联合组每 5 天腹腔注射 10 mg/kg 抗 PD-1 抗体。

监测

通过生物发光成像监测肿瘤生长,定期测量肿瘤体积和小鼠体重,记录生存期(图 6B-D)。

2. 患者来源异种移植(PDX)模型

组织接种

新鲜胃癌组织切成 10 mm 小块,皮下接种到 6 周龄 NSG 小鼠,进行 serial transplantation 至第三代(P3)。

治疗与检测

P3 代小鼠肿瘤达 90 mm 时,按 CDX 模型方案处理;终点时收集肿瘤组织,进行 HE 染色、Ki-67 免疫组化及 CD8⁺ T 细胞浸润检测(图 7E-G)。

四、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检测技术

1.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

目的

敲除胃癌细胞系(如 SNU-216、MKN-45)中的 ULBP2 基因,研究其功能。

步骤

设计 ULBP2 特异性 gRNA(序列见表 S2),构建 pLentiCRISPR-V2 载体;转染胃癌细胞,嘌呤霉素筛选稳定敲除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术和 Western blot 验证敲除效率(图 2A)。

2. 转录组与通路分析

RNA 测序

提取 ULBP2 敲除与野生型 MKN-45 细胞的总 RNA,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

通路富集

利用 GO 和 KEGG 数据库对 DEGs 进行富集分析,发现 TGF- 信号通路和 ECM - 受体相互作用是主要受影响的通路(图 3B、C)。

3. 免疫组织化学(IHC)与组织染色

IHC 检测

肿瘤组织石蜡切片脱蜡后,用抗 ULBP2、Ki-67、CD8 抗体孵育,DAB 显色,苏木素复染;通过 H-score(染色强度 阳性细胞比例)定量蛋白表达(图 1G、7F)。

基质染色

Masson 三色染色和 Sirius 红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胶原的沉积量,评估基质致密程度(图 1I、7H)。

科普说明

类器官

一种在体外由干细胞或肿瘤细胞培养形成的 3D 结构,具有与来源器官相似的组织学特征和功能,能更好地模拟体内微环境,是研究肿瘤生物学和药物筛选的理想模型。

CAR-T 细胞

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 T 细胞,表达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CAR),可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目前在血液肿瘤中疗效显著,本研究探索其在实体瘤(胃癌)中的应用。

PDX 模型

将患者肿瘤组织直接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保留了原肿瘤的异质性和微环境特征,是评估新疗法临床转化潜力的 金标准 模型。

关键结果图表

该研究针对胃癌(GC)治疗中存在的致密基质微环境、缺乏有效治疗靶点及 CAR-T 细胞疗法在实体瘤中疗效有限等问题展开,提出猜想:ULBP2 可能通过激活 TGF- 信号通路促进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活化,参与胃癌进展,而靶向 ULBP2 的 CAR-T 细胞或许能有效抑制胃癌,联合抗 PD-1 抗体可增强疗效。

100医药网 www.100yiyao.net
版权所有 © 2019-2020 Design by Do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