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规范诊疗 全程管理慢阻肺 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
时间:2022-09-26
为全民健康而呼吸——2022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国家健康行动计划暨“舒适呼吸行动”24日启动。
该项目旨在联合各种力量,共同提升公众对慢阻肺的认识,关注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危害,倡导慢阻肺规范化诊疗和全程管理,呼吁将慢阻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共同推动健康中国2030目标行稳致远。
本次活动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主办,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和COPD小组共同承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又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可防可治。咳嗽、咳痰、哮喘为主要症状,其中运动后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
如今,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公众的生活质量,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然而,我国COPD的防治和治疗现状并不乐观,公众的知晓率和与其严重程度相匹配的治疗条件并没有得到。很多慢阻肺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被正确诊断的患者并不多。
活动当天,很多专家认为COPD的发病本身就是隐性的。目前诊断率低,治疗不规范,知晓率低,依从性差。许多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没有接受标准化治疗。此外,迫切需要提高医生的诊疗能力,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对慢阻肺的关注、会诊和规范治疗能力。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王晨指出,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为13.7%,但社会、民众和医学界对COPD的关注还远远不够。人们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严重性、症状和标准治疗严重缺乏认识,仍然存在未得到满足的治疗需求。他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认识和关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慢阻肺的诊治水平。采访中,王晨提出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六位一体”的呼吸保健理念。
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表示,慢阻肺的防控需要国家政策、医疗机构、普通大众等全社会的参与。有必要加强对COPD的教育,提高公众的认识和重视,不断完善COPD的管理体系,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副理事长周庆年指出:“此次‘舒适呼吸行动’希望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加强公众对COPD严重性的认识,有效促进我国COPD防治水平的提高,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中日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汀洋教授指出:“COPD发病隐匿,容易出现‘漏诊、误诊’。40岁以上人群需要重视肺功能筛查,实现早诊早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COPD患者来说,急性加重是加速病情进展并最终导致死亡的关键因素。COPD的常见并发症包括中风、肺癌、心血管疾病等。在中国COPD患者中,81.6%处于急性加重的高风险中。COPD急性加重是三大致命疾病背后的推手。汀洋教授强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认识和规范化治疗。
我国COPD患者数量庞大,需要长期用药、随访管理和康复治疗。由此产生的检查和治疗费用给患者、社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将慢阻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成为热门话题。基层医疗机构负责首诊和长期管理,同时在病情需要时可与上级医疗机构形成双向转诊、疑难病症指导和出院后社区管理。在王晨等专家看来,这不仅可以大幅提升慢阻肺患者的规范化健康管理成果,还能有效满足基层群众的医疗需求;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呼吸疾病体系建设,可以有效缓解慢阻肺对国家医疗卫生资源的压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曲教授认为,要推进慢阻肺的规范化诊疗和全程管理。他介绍,在多方努力下,慢阻肺已被列入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作为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重点防治的疾病。他希望以这个“舒适呼吸行动”为起点,从“六位一体”的角度更好地关爱患者,让更多患者受益。
周庆年表示,“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与慢阻肺诊疗相关的患者关怀公益项目,与各方携手提升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全面助力患者关怀活动的持续推进。基金会将始终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的号召,为提高患者的利益而不断努力。”
据悉,未来“舒适呼吸行动”将开展科普、名医访谈等多元化活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将携手有关各方,提高公众对COPD的认识和关注,推动COPD的规范化诊疗和全程管理,提高COPD的基层诊疗水平,推动COPD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完)